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2)
三国过了是西晋和东晋十六国。
提起这段历史来,首先感觉就是三个字:“奢”、“色”外加一个“乱”!
三国末年,曹魏政权的权臣司马懿夺取了政权,其后他的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继续控制曹魏政权。公元256年,司马昭病死。同年,继承其权势和地位的儿子司马炎废黜了有名无实的曹魏皇帝曹奂,建立了晋朝。历史称为西晋。
按照常理,历史上大凡开国皇帝,总有些过人的才干,不少更是雄才大略,名垂青史。秦始皇赢政如此,汉高祖刘邦如此,光武帝刘秀亦如此。不过,西晋这位开国皇帝看起来是个例外。因为,从他身上实在找不到什么过人的才干,更甭说什么雄才大略了。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个花花公子。
或许有人不同意我的意见。司马炎不是也灭了蜀国和吴国统一了全国吗,怎么他就没有了不起的才干呢?不错,司马炎确实统一了全国,但是即使没有他司马炎,那时候的蜀国和吴国还能挺下去吗?要知道,战争毕竟靠的是实力的较量。从实力上说,蜀国和吴国仅占天下七分之三,而曹魏这一方占有天下七分之四,不用说从实力上看曹魏远强于蜀吴。从治国才能上看:蜀国的后主刘禅,自丞相诸葛亮死后,他不理朝政,终日与宦官厮混,宦官用事,不亡也难;而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暴虐滥杀,人人自危,加之他好色成性,国事日非,他们当国不亡那才真是天理难容!此外,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到这时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了,长期的分裂混战,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场景随处可见,人民对国家的统一十分渴望。而司马炎适时地灭蜀亡吴,统一全国,套用一句俗话他不过是摘了一个落地的桃子罢了。
作为花花公子的司马炎是名副其实的。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
就我看来,花花公子不外乎爱两样:一是吃;二是色。
先说吃。史书上对司马炎的吃记载委实不多,但是从他的大臣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一二。
据《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记载:大官僚石崇每邀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立斩美人。王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着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着新衣,神色傲然。
对于石崇,后人印象里最深的恐怕还是他与司马炎的外甥王恺的“斗富”。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的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王恺以糯米糒澳釜,石崇则用蜡烛作炊……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币地竟埒,时人号为"金沟"。有如此宰相,有如此大大臣,司马炎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再说“色”。西晋立国第八年,公元272年,中书令太子太傅贺邵就上书劝谏说:“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蓄,而后宫之中坐食者万有余人”。虽然后宫中白吃国家财政和人民血汗的不仅仅都是皇帝的女人,其中尚有大批后勤服务者,但绝大多数是供皇帝享乐的女人当没有异议。但时隔一年,也就是公元273年,司马炎下命令为他在全国选美,以充实后宫,“有蔽匿者以不敬论”。在那个时代,对于皇帝的不敬,可能就是死罪。在选拔结束之前,司马炎还下令禁止天下人婚嫁。西晋灭吴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司马炎也是迫不及待地下命令把东吴皇帝孙皓的后宫5000女人悉数调入他的后宫。
这样细算起来,司马炎的后宫人数保守的估计至少不少于人。一万五千人,是个什么概念,我查了查中国历代帝王的后宫人数,司马炎当然不是最多的,后赵石勒他的后宫人数就曾多达十万人以上,但是他绝对不少,清光绪皇帝不过一后二妃。《史记》说秦始皇“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但是在司马炎的面前,秦始皇当自叹不如。这样看来,花花公子这个“荣誉“对司马炎确实应当是实至名归的了。
不过,女人多了也是麻烦。司马炎就很为此伤过脑筋:我晚上同哪个妃子在一起,成了他每天必须考虑的问题。时间久了,司马炎也有些烦了。不过花花公子毕竟是花花公子,他终于有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坐上羊拉的车,羊停在哪个妃子的门口,我就在哪儿安歇,如此一来我岂不省事?!于是乎,在西晋的后宫里,为了争宠的女人们,纷纷打起了羊的主意。为了吸引羊的注意,留下羊的脚步,女人们的门口纷纷种上了羊爱吃的草皑啊。
当然,作为花花公子的司马炎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无论怎么说,结束三国纷争,统一全国是他的功绩。在西晋统一全国之后,司马炎也采取了一些可取的政策,如采取了“占田法”和“课田法“,提倡节俭、鼓励垦荒,以恢复和发展经济;稍微宽松了些曹魏以来严酷的政治环境,以收买人心等等,在这段时间也还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太康繁荣”。
但除此之外,他的其他的政策那恐怕就相当有问题了。比如他收缴了州郡的地方武装,却大封宗室,史载西晋统一或短短几年,他先后册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爵和候爵;再有他智术短浅,无力处理少数民族内迁的问题,这些为日后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埋下祸根。
司马炎的宰相何曾,就是那位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的人物虽然生性奢侈,但还算有几分见识,有一次告诉他的儿子,同样以奢侈之言——“食之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而“名留青史”的何劭,说:“国家刚刚创业,应该朝气蓬勃,才是正理。可是我每次参加御前会议或御前宴会,从没有听到一句跟国家有关的话,只是谈些日常琐事。这不是好现象,你们或许可以幸免,孙儿辈恐怕逃不脱灾难。”
历史不幸被他言中!
公元290年,“极意声色,遂至成疾”司马炎死了,这年他55岁。同年,他的二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惠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除了贪图享乐外,一无所知。惠帝继位后,毫无能力处理军国大事,由太后的父亲杨骏独揽朝政。
惠帝平时最喜欢趴在宫墙上听墙外池塘边的蛤蟆叫。有一次,他说左右侍从,这叫声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呢?当时,天下饥荒,官员向他报告老百姓没有饭吃。他想到自己不想吃饭时就喝肉弼,就一本正经地说:“没有饭吃,不可以多吃些肉弼吗?”弄得官员们啼笑皆非。
“短黑而肥丑,性妒而多权诈”的贾南风,靠着其父贾充和司马炎皇后杨氏的“关照”成了白痴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当上皇后不久,她的“精明能干”就体现出来了:她不让其他的妃子与自己的白痴丈夫交往,更不能怀上白痴的孩子;但她在宫内宫外却交了不少“男朋友“。但惠帝从不以为意,皇后爱与人较手劲,他常常总是在一旁为自己的皇后和皇后的“男朋友”呐喊助威!
但是对于如此“贤德”的丈夫,贾南风并不喜欢,她更爱是权利。为了操纵皇权,她联络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杀死了杨骏,接着,她又先后杀死了司马亮和司马玮。她自己没有生育,担心大权旁落,又设计毒死了太子。赵王司马伦借口此事,带兵进京,捕杀了贾皇后,废黜了晋惠帝。自立为帝。文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拥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阳,展开了皇族之间残酷的混战、杀戮,史称“八王之乱”。战乱长达16年之久,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洛阳、长安两座名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死亡几十万。而此时,内徙的匈奴、羯、羌等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战争的火焰愈燃愈烈,中原百姓更是如雪上霜。史载:公元310年,羯族石勒的军队在宁平城围猎一样一日之内竟射杀和砍死仓皇逃跑于途中的西晋王公士庶十余万人。转天,刘渊的匈奴部将又四面纵火,把侥幸未死的二十万晋朝兵民活活烧死,并以"烤人肉"为食……凡此种种不绝于史!
战争终于结束了,西晋王朝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亡。混战结束后,七个王被杀,只有东海王司马越还在,由他操纵朝政。不久,惠帝就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
仅仅十二年之后,即建兴四年(316年),那个自诩为汉朝皇室之后的匈奴贵族刘聪派族弟刘曜攻入长安,俘获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西晋遂亡。
西晋从立至亡,享国不过短短的56年。
一年之后,晋愍帝被匈奴人活活勒死。
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司马氏后裔司马睿逃到了南方,在士家大族的拥戴下重建了晋朝,历史上称之为东晋。在北方,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多达十数个政权,所以历史上把这段历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
这一时期,东晋政权内部乱,北方少数民族则更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