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穿越第1章 高家庄 求推荐

湖北省宜城西南方境内的平原地带,有一处“高家垸子”。垸子,可能很长多人没有见过,就是在河网或冲积平原地带,老百姓们围河、围湖造田时或者是一大片平地为了抵御洪水而必须用泥土堆填一些高出平地的大坝(或围堰),这大坝(或围堰)围护起来的地方在当地就称为垸子。

“高家垸子”位于汉江西岸,三面被堤岸大坝围绕,西面为神农余脉荆山,北面翻过几座小山包就是宜城,也就6、7公里远,南面就是古代楚国的皇城遗址(不过在当时还没被发掘),东面就是汉江,汉江的对面就是大洪山。

高家垸子占地约700多平方公里,垸子内的老百姓半数为高姓居民,其次为刘姓。因为这一带是几百年来的冲击平原,所以垸子内的土地很肥沃,垸子内人口密集,居住人口在当时的民国三十年代初期就有50多万人口。因该地区属荆汉平原,水土肥美,物产丰富,历代富饶,也是历代伟业者必争的粮仓之地。

这里地属襄樊,这襄樊在古时也称荆州、新野,是从中原南下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想当年“大耳刘备”在创业初期就对这一带就流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口水”。

历史上由于中原地代历代的战乱或荒灾乱世,多有外地难民从中原腹地迁入此地定居,因此,这“高家大垸”内老百姓的姓氏较杂乱。

该处离我国武术宗地“武当山”不远,历史上拜师武当的平民百姓众多,象各类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些所谓的“俗家弟子”也多指那些武术大师们在周边农村所教的那些平民子弟。这几百上千年积累下来,导致该地区尚武之风盛行,但习武多为防身,因此此地民风忠厚、纯朴而强悍。

由于近百年来国内的世道不太平,因此,这周边近山地带也多匪患。

“高家垸子”北面山地一带有一大型庄园,名为“高家庄”。乃此地世家大户高家现任宗主高进贤所建。

庄园占地约60多亩,为防洪、防匪患,庄园建在一处被几个小山包环卫的高地上,比周边地势略高,四周皆被高高的院墙围住。在家族军事人才的指导下,高家庄的院墙高约6米,厚约4米,外墙为石砌,内墙为青砖,中间夯土填实,墙顶有女儿墙、墙垛及射击孔,顶宽一米八,宽可并行6人或战时防卫。院墙的转角和前、后门楼均设有岗哨及挑出墙身外的有射击孔的炮楼。

庄园主人高进贤,字予安,前清进士,年幼时曾受公派留学美国,回国后曾任原前清二品大员。后期受进步思潮及“洋务运动”影响,高老在年轻时也是“同盟会”资深成员,曾追随先总理孙中山先生,为民国独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并在当年浙江省最早独立的革命活动中有过出色的政治表现,曾担任浙江省府副主席等政府要职,也可以说也算是当今“国*政府”里的“资深元老”了。

高家祖上在明、清两代均曾出过文、武举人,曾有先祖在乾隆盛世时官至一品,高家也在当年那一代在这祖籍地置下了这份偌大的家业。这近500多年来,高氏家族不仅在“高家垸子”、宜城、襄樊一带,甚至于荆州、湖北省内,高家属于绝对的名门望族。

高进贤于m国11年因看不惯有人违背先总理的意愿行事,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职回乡安度晚年(最高当局j**在一统中国后,曾邀请他出任湖北省主席,被高老爷婉言拒绝),回宜城后在‘高家大垸’内定居。

回乡后的高老因家底丰厚,本着工业兴国的宗旨,这近十年来也在宜城本地兴办了许多新型产业,也赚了不少大洋,添置了不少田产、商铺。为防匪,才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这座高家庄园。

高进贤现年55岁,曾娶有二房,大房为周氏,也是襄樊世家之女,因早年难产而不幸早逝;二房为唐氏,乃浙江唐家小女,乃当年在浙江时的续玄。共生有三女二男,高老的女儿中,老大嫁作商人妇(浙江宋家),老三嫁与2军17师师长李忠援;大儿子高建宗(排行第二,字宝华)留学美国后,携家室留在美国创业,颇有成就;小儿子高建昌(排第四,也是本文的“猪脚”高少爷,字卫平),在北平上过大学堂(商贸专业),也到美国喝过2年洋墨水(机械制造专业)。小妹高倚萍,现在南京金陵女校读书。

高建昌和高倚萍为二房所生,高建昌现年21岁,与最小的三姐都相差了近8岁,大姐都34岁了,高倚萍现年才18岁。

高进贤共三兄弟,在高进贤这位大哥的影响下,在现今国*政府当政的年代,高家除了工商业有些基础之外,在政府或军界里也颇有势力。

老二高进举现任湖北省府高参专员,高建业(老二次子)经商,高建华(老二长子)在27军53师任少将师长,两个女儿均嫁入了门当户对的豪门或政界人家。

老三高进业是现任国*政府行政部部级长官;侄子高建文黄埔二期出身,也在国防部任职(少将);高建尚(老三次子)任襄樊保安司令,高建武(三子)在国外留学(医科)。大女儿嫁给上海富商吴天啸的二儿子,小女仍在北平读书。

高家与江浙一代的早期的那些大资本家家族渊源颇深,历史上的唐家那更是浙江首富,宋家也是当朝国舅类的皇亲,还有这众多的儿女亲家,个个都是非富即贵。加上高老爷“m国元老”的特殊身份,连最高当局对其都得恭恭敬敬。所以啊,高家在国*政府中也算是很有些能耐了。

几百年的基业,再经过高家三老几十年的打拼,高家名下的产业很多。光是属于高老爷的家业就大得不得了:有良田近六十万亩(占“高家大垸”里耕地总数的七成);在武汉、南京、郑州、长沙、上海、北平、天津、青岛、广州甚至于香港都拥有不少产业(住宅、商铺、贸易商行、作坊、工厂、药铺、客栈和酒楼等);拥有襄樊、宜城近二分之一的商家、作坊和企业;在湖北各地也拥有不少产业。

高家3兄弟还合股经营着3间煤矿、1处铁矿、炼铁厂及1处磷矿。作为流过洋的新一代资本家,高家还拥有造船厂、机床厂、水运船队和陆路运输队等。

高老爷本就是思想进步的开明人士,回家乡这近十年来,尽管家大业大(早年的唐家女婿,在浙江从政时就有了不错的基础),也赚了不少钱,但一直都很善待周边的乡亲们。

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本就土地肥沃,农田产量颇高。高家平时的收租成数并不高,遇到洪涝灾害还减适当租或开仓放粮,使得“高家大垸”内的当地农民温饱不愁。

因此,高老爷在乡亲们心中那是德高望重,是有名的“高大善人”。

---------------------------------------------------------------------------------------------

谢谢大家的支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