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向文的爸爸去世后,不满十二岁的向文就成了家里的“大男人”。向文的妈妈由于伤心过度,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头晕目眩,不醒人事。一个原本牢固的家庭,突然变得弱不禁风。向文想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于是想到了退学,想和早已辍学在家务农的姐姐一道帮妈妈一把,多挣点工分养家糊口。然而,当向文当着妈妈和姐姐的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却遭到了妈妈和姐姐的坚决反对。
妈妈说:“文儿,你爸爸生前最疼爱你,你一定要争口气,好好读书。家里有我和芬儿撑着,你尽管放心。只要你将来有出息,我们娘儿俩吃再大的苦也值得,你爸爸在地下也会安心的。”
姐姐说:“向文,你是我们这个家唯一的希望。如果你退学了,我吃了这几年的苦也等于白吃了,我也没心思再在家里呆了。只要你敢退学,我就出家当尼姑。”
听罢妈妈和姐姐的话,向文惊呆了。他鼻子一酸,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妈妈和姐姐的腿放声痛哭。妈妈和姐姐纷纷替他擦拭眼泪。
向文停止了哭泣,他站了起来,向妈妈和姐姐作出了郑重的承诺,一定不辜负希望,好好用功读书。妈妈和姐姐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因为要培养向文读书,又因为缺少经济来源,于是就连累了向文的妹妹向芳和弟弟向武。不久,正在小学读四年级的向芳和正在读二年级的向武也都自愿退学了。向文的妈妈带着十四岁的向芬在小队劳动,十岁的向芳则带着八岁的向武放牛,都挣起了工分。看来,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向文身上了。
虎山大队不仅是肖石冲管理区最穷的大队,也是白云公社最穷的大队。这里地处大别山南麓,介于丘陵地区与山区之间。尽管湾前有一条从北部山区蜿延而下的桂河,但河床很高,若非雨季,平常只有脚背深的水,甚至过河都不用脱鞋,只适合孝子玩耍。虎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满山都是瘦高的松树和杂草,就连一棵野果树也找不着。真可谓,靠山山不高,靠水水不深。虎山大队有七个小队,百十户人家共八百多口人,唯有靠人均四分田二分地养命。
向文所在的五小队,又是虎山大队最穷的一个小队。别的小队一个劳动日(以一个男劳力满分十分计算)最高的结算到了三角八分钱,最低的也能结算到两角钱左右,可五小队只结算到区区的八分钱。向文的妈妈和姐姐一天挣的工分分别是八分和五分,妹妹和弟弟结伴放一头老黄牛,一天共挣工分三分,全家人一天挣的工分加起来是十六分,折成钱仅仅只有一角二分八厘。这么点收入要想顾及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还要供向文读书,简直是天方夜谭。
向文的家成了五小队最大的缺粮户。每个月开结算会,都是向芬代替妈妈参加,因为妈妈身体不好,怕她受不了剌激。向芬为了壮胆,就把向文带上。开会时,姐弟俩坐在会议室的门角落里,一言一发,任凭小队长怒斥,姐弟俩的眼泪也一个劲地往下流。
结算会开完后,就开始分口粮。余粮户先分。看到别的人家大担大担的稻谷往回挑,姐弟俩好生羡慕。最后轮到了向文家。小队长对保管员说:“程凤莲的家是小队最大的缺粮户,本来谈不上分什么粮,既然向芬和向文特地来了,你就预支一点吧!”于是,保管员就把姐弟俩带来的一只箩筐装满了稻谷,过秆一称,四十六斤。姐弟俩感激不尽,抬着一箩筐稻谷歪蹿蹿地回家了。
一家五口人,一个月才预支了几十斤口粮,显然无法度日。为了维持生计,向文的妈妈开始做甜酒曲卖。甜酒曲是农村酿甜米酒的主要发酵原料,是将一种树叶榨碎后与面粉一起制作的,搓成小汤圆般的一粒一粒。为了采摘这种树叶,向文的妈妈必须起很早爬上虎山。因为只有采摘到带露水的树叶,做的甜酒曲才能发挥其功效,酿的甜米酒才香甜可口,没有酸味。这是向文的妈妈小时候在自己的老家学到的一门手艺,目前整个岗上湾也只有她一人会做甜酒曲。
到了星期天,向芬就拉着向文一起出门,每人提一只装满甜酒曲的小布袋,在虎山大队挨家挨户叫卖。妈妈让他俩卖二分钱一粒,他俩见买的人少,多半只卖一分钱一粒。向文的个子小,胆子也小,每次出门卖甜酒曲,总是跟在姐姐的身后。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姐弟俩走到了虎山脚下的石头湾叫卖,刚走近一户人家,突然从屋里窜出一只大灰狗。还未等向文喊出声来,走在前面的姐姐已经被狗咬上了裤腿。姐姐一声惨叫,惊动了屋里的女主人。当女主人跑出来赶走大灰狗后,姐姐的裤腿已经被撕破一个大洞,还流出了许多血。女主人甚感过意不去,连忙将姐姐扶进屋,帮她擦洗、包扎了伤口,还要煎鸡蛋她吃,说是补补身子、压压惊。姐姐执意不从。无奈之下,女主人只好花一角钱买了五粒甜酒曲……
在回家的路上,向文搀着向芬的手臂说:“姐,要是爸爸还在世该多好啊!”
“嗯。”向芬点了点头,用肯定地语气说:“爸爸在世时,每个月仅他一个人就有几十斤固定的口粮补贴。所以你要用功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就不会饿肚子。”
向文,你可千万要争气啊!妈妈和姐姐的话,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他,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暗暗地告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