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这年,杨广在大兴只停留了半个月,便启程回江南。
杨广来向独孤皇后辞行,再三跪拜。
独孤皇后挽了他的手道:“你要自己保重,可不能再有什么,我如今年纪大了,经受不起。”
杨广说:“臣一定加倍小心。但臣也忧虑于此,去年的刺客至今杳然,臣一想到万一……”他哽咽,几乎语不成句,“万一久违于至尊和皇后膝下,臣……臣便痛不欲生。”
独孤皇后一下一下极有节奏地抚着他的肩,久久不语。我侍立一旁,望着她若有所思的侧影,完全猜不出她在想什么。
静默许久,杨广抬头看了母亲一眼,我看见他眼底探究的神情,想必他也摸不透母亲将会如何回答。
“阿摩,”独孤皇后终于开口,十分平静,“你起来。”
杨广站起来,垂手立于坐榻前。
独孤皇后一字一字道:“你放心地去,路上自己小心。至于别的——我倒想瞧瞧是谁那么大胆敢害你!”
我发觉他们母子俩说狠话的方式果然如出一辙。
“阿娘!”杨广又跪下去,“臣有几句话,放在心里已久,不敢说出来。今日阿娘提及于此,臣斗胆告诉阿娘。请阿娘屏退左右。”
独孤皇后先不作声,过得片刻,才缓缓地开口:“阿摩,天家事便是天下事。无不可对人言。”
杨广震了一震,叩首道:“是。”
停了一停。“但你虑的也是。”独孤皇后又说,“今日我和晋王所说的话,如果走漏出去一个字,那么必以十恶不赦之罪论处!”
她徐徐道来,声音并不见得高,然而震得人耳膜“嗡嗡”地作响。殿中人谁也不敢出声,个个屏息凝神,将头都埋了下去。
“阿摩,你想说什么?说吧!”
“臣……不忍言。”杨广继续以退为进。
我想独孤皇后多多少少能猜得出他想要说的话,因此她沉默了片刻,在做最后的估量。
最后的一幕,大约就从此刻开始了。
“阿摩,你一向果敢,不是这样的人。你大胆地说吧。”
“是。”杨广叩首,“臣愚笨,不知究竟为了何事,得罪了东宫。大哥如今十分恼恨臣,几次三番地训斥臣,臣都不知所为何来。”
独孤皇后颔首,“你说前日的事?我也听说了。”
前日东宫宴请晋王,席间不知为了什么事,一句话不来,杨勇又当众摔了杯子,还放了些狠话,意思要整治晋王。
不知这些传言注了多少水,重要的也许只是传言的存在。所谓无风不起浪,大约每个人都会这样想:就算捕风捉影,那也得先有影子。
“臣现在日夜忧惧,怕……怕有什么万一。”杨广声音哽咽,表演得十分夸张。他果然了解他的母亲,年迈的妇人在与爱子离别时听不得这些话。
独孤皇后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都知道了。你且放心地去,自己多保重。”
“是。臣告退。”杨广同样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就算独孤皇后放出了那样的狠话,这段对话后来还是影影绰绰地扩散开来,而且我每一次听说,内容都有些许改进。后来,变成越来越完满的剧本,双方的演技都显得无可挑剔。
杨广前脚刚走,王世积案爆发。
六月,王世积因为意欲谋反的罪名被诛。而在审问他时,漏出一些宫禁中的事情,据说,是高颎告诉他的。
这样就明白了,只要高颎不倒,太子营的大旗就算还在,再怎样风雨飘摇,也可以勉强地延续下去。现在,高颎是保不住了。
据说,高颎自己倒是十分淡定。他私下里跟人说过,自己已经位极人臣,至尊能够给他的已经全都给他了,剩下还能给的,也就是赐他一死罢了。
听到这番话,倒叫我感慨。
“果然是个聪明人。”我叹息。
陈琼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该早早抽身而退。”高颎已解职在押,也有人出来告发他曾想谋反,大约,是在劫难逃了。
但是,就算他早已经知道今日的结局,恐怕当日他能出力时,也会忍不住出来的吧。世上确实有人是这样的性情。
更何况,“他就算想早早抽身,也未必能够。”我摇头。
陈琼思忖良久,叹口气,“你说得是。”
这阵子,杨坚颇为高颎的案子郁郁寡欢,毕竟高颎不比常人。我常见他在屋里来回踱步,不停地叹气。
但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
有时候想着这些从政的人,不知道一生的乐趣在何处?恐怕难有一件放纵自己,为所欲为的事情。有了,大约离尽头也就不远了。没有,也一样不知道哪天尽头就出现在眼前,常常连个心理准备的过程都没有。
当强盗,都还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时候。
一日听见独孤皇后在劝:“……妾还记得那时,妾的父亲被诬杀了,其它的府宾都早早地溜得没影,只有高颎,还常与咱们府上往来。想起来,那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自他为相,日日坐在朝堂前那槐树底下听事,树都靠得歪了,至尊还特为命人不许砍去,好叫众人都看见他如何勤勉。如今那树都还在,人倒要没了,这是如何说起呢?”
她轻声饮泣,不像假装的。
说高颎不好的是她,说他好的也是她,只怕她自己都不甚明白。
杨坚不语,又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深秋来临时,高颎案终结。杨坚到底不忍杀他,只贬为庶民。这结果大约比高颎自己的意料好得多,听说他一派欣慰。
但太子营的旗终算是倒下了,太子属官和亲信朝臣或死或贬或斥,一片零落。
年末杨广回来大兴,却并未如往时一般过了年立刻就返回江南,因为突厥步迦可汗犯境,杨广与杨谅各率一军北上,左右夹击。
步迦可汗已是强弩之末,这一战有惊无险地胜了。
隋所扶持的启民可汗死心塌地,上书尊杨坚为“圣人可汗”。
我很关注这些事,在心里暗暗计算大军归来的日子。但是我又很怕见到他,要装作若无其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广不在的时候,萧王妃时常进宫来,带着她的女儿静言。小姑娘才七岁,和两个哥哥一样团团脸儿,说话声音糯糯的,可爱至极。
静言很喜欢我,常常缠着我,要我领着她去荡秋千,我折柳枝给她编花环,带在头上,活似油画中的小天使。
心里软软的,忽然很想有个孩子。但这是奢望,现下是,也许很多年都是。我叹口气。
“六娘,不可以叹气。”静言坐在秋千上一本正经地劝告,“叹气会生皱纹的哦。”
我忍不住笑,真想掐她的脸蛋,想想她的身份,又将手放下来。“真是,你怎么连这些都知道?”
“阿娘说的。”静言椅着脑袋,“阿娘说,她的皱纹都是叹气叹出来的。”
我心中一动,“你阿娘平常不快活吗?”
“没有啊,只是她老爱叹气。”
那就是,她不快活。
“六娘!六娘!你在发什么呆?帮我推呀。”
我回过神,俯身笑道:“该回去了。你老这么跟着我到处乱跑,你阿娘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静言生了长长的睫毛,像蝴蝶须子一样掩着娃娃似的大眼睛。她纳闷地瞅瞅我,“那怎么会?阿娘老跟我说,六娘你又好看,又懂事,我跟你玩,她很高兴。”
我怔愣,然后叹息。
天热起来,杨坚夫妇如往年一样前往仁寿宫避暑。仁寿宫内古木参天,遮云蔽日,别有一番清静。
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太过阴寒。走在任何东西,都会冷不丁感觉一股风自那些殿堂的深处吹来。
走到书房门口,郭兰守在台阶下,满脸紧张。看见我就过来拦住,一边使劲摆手。
听见屋里有摔杯子的声音,“咣当”好大声。还有妇人抽泣的声音,肯定是独孤皇后。
他们在吵架?居然。连尉迟的那一次,他们也没有正面地吵起来。
“……又不是不知道睍地伐的性子!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你要这样治他,他哪里还有命在?!”
独孤皇后的声音都变形了,尖锐得刺过房门传出来。
发生了什么事?我茫然地看郭兰。她摇摇头,不敢作声。
“白纸黑字在这里!我若不治他,国法还有什么用?”又一只倒霉的杯子碎了。
“我管不了那么多!”独孤皇后大哭着,像个普通的泼妇,“我告诉你!如果要睍地伐死,先来杀死我!”
“是你几次三番劝我废他!”
“废是另外一回事。他也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不能让他死!”
“伽罗——”杨坚无可奈何地喊了一声,话音低下去。
独孤皇后的声音也低下去,只剩下隐约的抽泣。
静默更让人惴惴不安,偶尔一只鸟雀在枝头“叽”地叫一声,能让人不由自主地哆嗦一下。
我和郭兰面面相觑地站着。我心里未尝没有猜到几分,但我不敢想下去。
如果杨勇真的死了,那么云昭训,还有他们的儿女们……我忽然无比地恐惧。
冷不防杨坚的声音又高起来:“这不是第一封奏报了!难道你要看着他来杀掉我才算甘心吗?”
又是惊心动魄的瓷器破碎的声音,接连不断的好几声,大约,该碎的这回也该全碎完了。
然后,突然的静默。
过很久,门猛地被拉开,杨坚大步从里面出来,脸色很难看,青筋毕现。
郭兰和我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走进去。
独孤皇后坐在榻上,压抑着哭泣,不断地抽噎。
我们不敢动,也不敢说什么。过好一会儿,郭兰走过去,劝一句:“皇后,别哭了,伤身子。”
“伤身?”独孤皇后凄凉地笑,“心都碎掉了,伤身又有什么?”
郭兰待要再劝,独孤皇后痉挛地抓紧她的手,道:“兰娘,你是看着睍地伐长大的,你说,睍地伐那个孩子,会不会谋反?”
“啊?”郭兰惊呼,“太子谋反?怎么会!”
独孤皇后觉察失言,目光在我们两人脸上来回倒了个个儿,叹道:“都是没影的事体。你们只当没有听说吧。”
当然。我也恨不得自己根本没有听见。
“去打水来。”片刻间,独孤皇后仿佛已恢复镇定,吩咐。
宫女打水进来,独孤皇后洗了把脸,稍事梳理,然后站起来,“我要去见至尊,你们不必跟来了。”
郭兰忙道:“皇后,不如等至尊气消些?”
独孤皇后看她一眼,想了想,摇摇头,径自去了。
过一个时辰,杨坚和独孤皇后携手回来,两人都十分平静,仿佛方才的一切根本不曾发生过。
次日,杨坚匆忙赶回大兴。
独孤皇后没有同去,她留在仁寿宫里,甚至与平常一样,领着我们到处游逛,说笑。只是她经常会突然地陷入呆滞,仿佛思绪在一瞬间凝结。
她未到六十岁,养尊处优,皱纹远比一般的老妇人少,但如今她看上那样显老,仿佛真的已经到了垂暮之年。
十数日后,大兴传来消息,杨坚下诏废黜太子杨勇,及其子女都贬为庶人。废黜的罪名是不成器因而不堪重任,并未提到其他。
听到意料之中的事终于发生,独孤皇后只是长长地叹一口气。过很久,听见她喃喃地念了一声:“睍地伐……”那样悲切。
她一定是难过的,一个母亲,舍弃这一个儿子,选择那一个,不知道她如今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当日她可以毅然的做出选择,但是之后,她的愧疚又升起来,毕竟那一个也是她亲生的儿子。
我在想,如果现在给她一个机会改回去,她会吗?
但这样的设想已毫无意义,就算是她自己,如今也改不回去了。
她所能尽到的全部,就是保住了杨勇的性命。杨勇的罪名不是谋反,所以至少,他还是活着的。
这个月末,天气已经变得寒冷。我们终于随独孤皇后离开仁寿宫,回去大兴。启程的那天,天空阴沉,铅云低垂,不久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
但当车驾进入大兴时,雪又忽然停了,天空放晴。因而有人说,这是吉兆,独孤皇后听了也微笑点头。
东宫如今空了。
听说云昭训和儿女们都陪着杨勇迁入内史省软禁,当然如今她也不是云昭训,她只是云氏。但我想,和杨勇在一起,这对她也没有多少分别。
杨广可以安心地等待当太子。也未必安心。他上书杨坚,请求在册立之日不穿九旒犀笄、玄衣纁裳的大礼服,只用常服,绛纱单衣,革带,金钩灊,金缕鞶囊,袜履。
又上书自请,朝臣在太子面前不必称臣。
谨慎到这个地步,大约是有杨勇的前车之鉴,他也不想节外生枝。
杨坚十分欣然,一一首肯。
但独孤皇后,我想这正是她想要的结局,她当然更不曾后悔,然而她的愧疚大约已超过了欣慰。
杨广来问安的时候,她脸上带着笑容,然而他走后,大多数时间里,她都蹙着眉头。她倒不是责怪谁,恐怕也没有办法责怪任何人,她只是没办法快活,这件事无论怎样结局她都注定无法快活了。
有时候她问兰陵公主,外头有什么说法没有。兰陵公主婉转回答:“有当然是有的……究竟大哥也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过。”她便神情一黯,整天都闷闷不乐。
因为将要册立新太子,杨秀和杨谅也返回大兴。不过看他们的神情,恐怕也是满心不甘。尤其是杨秀,忿忿之情溢于言表。
听他公然在说:“若是大哥,那也就罢了,长幼有序。既然可以立二哥,立谁不可以?”
左右连忙劝止。
杨坚对独孤皇后叹息:“阿秀这个脾气,我们在时还能压他一压,我们若不在了,他是谁也不服的。到时若生出什么祸事来,怎么得了?”
瞧这情形,杨广如今不过是坐了杨勇的位置,换作他四面受攻击。
这事体看似尘埃落定,其实越发喧嚣尘上,不到最后一刻,哪个也不肯放弃。
十一月初三,杨广受册,立为皇太子。
这日,天降大雪,大团大团的雪花无声无息地飘落,顷刻将大兴城裹成一团银素。
有人说这是“瑞雪”。
有人说这是“不祥之兆”。
端看心里怎么想罢了。
“你呢?你怎么想?”陈琼问我。
我正拿剪子修理瓶中的冬梅,歪着脸打量再三,想着顶上头那几朵花要不要剪去。
“看样子,这事总算落定了。”陈琼见我不答,又说。
“落定?只怕也未必。”
陈琼轻笑,道:“果然你我是一样的心思。”
我怔了一下,才发觉自己被套漏了嘴。便不再作声,只管伸手将那两朵花剪去。